云轩产业论坛——缺血性脑卒中脑保护药靶点研究

发布者:宋雪发布时间:2024-05-30浏览次数:10

讲座主题:缺血性脑卒中脑保护药靶点研究

主讲人:张慧灵,海燕策略线路1苏州医学院药学院

时间:2024年6月1日(周六)18:30-19:30

地点:苏州工业园区图书馆C区二楼沃森报告厅

 

个人简介

张慧灵,海燕策略线路1苏州医学院药学院药理学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获得者(2006),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2002),苏州市工业园区优秀教育工作者(2020)。中国药理学学会理事,江苏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脑血管功能与疾病分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分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

张慧灵教授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以及心肌梗死)细胞损伤分子信号机制、细胞间通讯以及药物靶点发现和药物研发。主持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通讯作者代表性论文发表在Cell Reports、Autophagy等SCI杂志。以第一完成人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2年)苏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7年)以及省级青年科技奖。

 

内容简介

自2015年以来,脑卒中已成为中国居民首位致死和致残原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采用药物溶栓和手术取栓治疗,但受益患者十分有限。另外,血管再通往往伴随再灌注脑损伤。因此,尽早使用脑保护药以减少神经细胞死亡是临床治疗脑卒中的另一重要策略。但目前临床尚缺少理想的脑保护药。因此,深入探究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分子机制,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药物新靶点及开发新药是缺血性脑卒中研究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Matrilin-3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其主要表达在软骨组织,具有抗骨关节炎作用。张慧灵教授团队新近发现Matrilin-3具有减轻缺血性脑卒中介导的神经炎症作用及其细胞外和细胞核的抗炎新机制,其可能是药物作用的潜在靶点。